大肚山回鄉路 ◎蔡慶彰

 台中市鄉土文化學會出版《2024南屯筏仔溪西文史》,鎖定溪西今寶山、文山、春社與春安四里傳統聚落,更有禁嶺山、貓仔崙等相思林。經過幾次田調、訪查,勾起我從小「大肚山回鄉路」的回憶。

先嚴老家在沙鹿南勢坑,在日治後期,時常大早要背負沉重的水電工具、燈泡,走路翻越禁嶺山、經過南屯,往返台中市區,沿途幫人裝設電燈、修理電器,婚後不久才搬來中區。七十多年前,在我四五歲孩提時代,開始有豐原客運行駛,時常跟班回鄉省親、吃拜拜、參加大家族喜喪逗熱鬧。

記憶中是在民權路台中醫院前上車→經南屯路→中台路→望高寮→蔗廍→新庄仔→鹿仔港寮→三角仔下車走南勢坑老家。汽車再往前是北勢坑→沙鹿站終點,直到台中港路興建後才被取代。

整段路程約二十多公里、車行一個多小時,常常會懷想父親晨昏靠雙腿來回的辛苦,尤其是禁嶺山望高寮這一段,坡度頗大,雖然偶而上坡坐牛車,但沒有堅強的毅力很難克服。


在我服役前三年,買了一台三陽65CC機車做生意。報端天天刊載,大肚山上望高寮白衣少女鬼影幢幢,相當恐怖,但這消息反而掀起鐵齒的青少年「抓鬼」熱潮,我畫廣告設計稿,經常要工作到午夜,趕在兩點最後班南北火車交寄稿件,忙完後順道上大肚山望高寮與農村古厝。午夜時分,此起彼落的怪叫聲、機車呼嘯聲不絕於耳,相當驚恐熱鬧。也常提手電筒,跟著進入高聳的防空洞內探險,現在想起都覺好笑。

1980年代前後,建築業蓬勃發展,因擅繪透視圖及代理廣告,賺錢有如印鈔機,很快地擁有兩棟房子,結婚買車、投資工廠,可惜後期連續爆發全球經濟危機,被壞帳兩千餘萬元,顧及信用,只好賣掉全部房產家當,租個小工作室,另在南屯山上中台社區租便宜平房以安頓家人,每天忙到精疲力竭,卻是夜歸的避風港,也是人生最頓挫失意的時期。

還好,五年後終於谷底翻身,再度購屋置產,與同仁合力打拼維穩後,返校就讀專科,並有餘裕留學美國,也有機會重回大肚山,在嶺東科大兼課教書。


拙妻性好社會公益,曾多年在少年觀護所當教誨志工,她希望透過音樂教化迷途羔羊,剛巧我過五十生日,老丈人給十萬元紅包,個人再添七萬元購買一台進口河合鋼琴捐贈,讓我生平有機會受邀穿越鐵柵相連的監獄,吃頓牢飯並鼓勵一群刺龍刺鳳的青少年,謹祝他們能夠浴火鳳凰,重獲新生。

溪西大肚山是我從小難忘的回鄉路,七十多年後景物全非,早已蔚成工商學重鎮,交通也四通八達。藉此次田調寫生,抑制不住回顧過往的荒涼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戀戀淡水河

國之南疆–東沙島之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