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20的文章

速寫瑪家鄉文化園區

圖片
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,是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管轄,這裡也是三地門、瑪家、霧台等排灣、魯凱原住民族群聚之村落,距屏東市僅24公里,交通便利,山高水長,自然景觀極為豐富。 園區佔地面積約82公頃,主要以展示、保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為主,是國內規模最大、最具研究價值的野外博物館。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族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,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。 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,設有歌舞場、360度環形劇場、16族塑像的生活展示館,區內建有登山步道,登高俯瞰整個園區,石板屋、竹屋、木屋等…高低錯落於綠林中,加上散置其間的民族圖騰雕刻,一次旅遊寫生,盡覽台灣原住民族傳統生活的風貌。

台灣的聖山

圖片
2004年秋,趁尚有腿力,籌畫多月排除萬難,終於踏上玉山之旅,一路上慶幸風和日麗,享受森林芬多精的喜悅, 雖沿途險阻,爬行七個多小時後 順利住進排雲山莊,等候隔天一早攻頂。怎知當晚夜起,暴風驟雨冰雹大作,到次晨仍然不止,山警不讓通行,只能扼腕悻悻然下山返回。 △塔塔加夫妻樹10F油彩2004蔡慶彰  △玉山小徑10F油彩2004蔡慶彰  △玉山白木林10F油彩2004蔡慶彰 △峰巒入雲10F油彩2004蔡慶彰  △玉山白木林意象10F油彩2004蔡慶彰  2014年春,受邀參與玉山國公園寫生活動,站在登山口眺望主峰,難掩心中悸動,但不敢冒然踏入,因為已到了乘車半票的歲數了,只能當場卸下畫具寫生。而且那幾天也是梅雨綿綿,大部分時間躲在遊客中心蒐集圖片資料,或車行鹿林山、麟趾山等望山寫生,轉化為心中的玉山意象來創作。 △玉山登山口寫生2014 △北峰入玉山110x79cm壓克力2014 蔡慶彰 △台21線道110x79cm油彩2014蔡慶彰 △玉山之春110x79cm(約40F)油彩2014蔡慶彰 △玉山仰止110x79cm壓克力2014蔡慶彰 △玉山東峰30F油彩2014蔡慶彰 △玉山登山口前 15P油彩2014蔡慶彰 △玉山趾(麟趾山)110x79cm壓克力2014蔡慶彰 △傲視群倫12P油彩2014蔡慶彰 △從塔塔加眺阿里山 15P油彩2014蔡慶彰 △陳有蘭溪東埔段50F油彩2014蔡慶彰 玉山海拔3,952公尺,為台灣百岳之首,高大雄偉、氣勢磅礡,群峰蘊含著珍貴的生命寶藏,有亞熱帶、暖溫帶、冷溫帶及高山寒原帶的不同氣候型態,衍生出多樣化的動物群種及植物林相,生態資源相當豐富。它是台灣的聖山,仰之彌高彷如FORMOSA這塊寶島的父親,讓人敬畏與崇拜。  △丙申石06油彩5F蔡慶彰2016 △丙申石55油彩5F蔡慶彰2016 △玉山1M膠泥油彩2017蔡慶彰 △玉山3F膠泥油彩2017蔡慶彰

濁水。武界。石 (2)

圖片
布農之美‧百合傳說 △武界雲海10F油彩2017蔡慶彰 「這幾天的圖騰課程,很多是來自南部排灣族的文化,我們布農族祖先有行事曆、百步蛇傳說的相關圖案,應該可以拿來作為石藝表現的圖騰。」幸珍早餐聊天時建議。 「這很重要的呀!到那裡可以找到這些圖案呢?」趙雲石高興的說。 「我們部落村子裡的教堂和路邊護坡都可找到的,等一下我帶你去看看好了。」 趙雲石打從進入部落,還沒有機會到村子裡逛逛,幸珍的邀約,讓他非常高興,匆匆吃完早餐,帶著相機與素描簿,騎上他的機車載幸珍到部落村子去了。 「妳們在部落都不必帶安全帽?」趙雲石今天搭載女生,讓他有點興奮。 「部落裡的警察都很熟,不會給族人開單啦!反正村子裡都是羊腸小道,車子無法開很快,很安全的!前面路口再轉個彎就是基督教長老會教堂了,我們先去那裡看看。」 趙雲石一早在幸珍的引導下,用相機與素描簿蒐集不少布農族的圖騰,發覺台灣原住民的文化相當博大,超乎他的想像,從壁畫、服飾、器物等都可採擷到很多他以前沒有看過的圖案。加上幸珍的解說,強化他對圖騰的代表意義有深刻的瞭解。 △布農舞蹈傳承50F油彩2008蔡慶彰 △原鄉婦女30F油彩2008蔡慶彰 △布農族歌舞B12F油彩2019蔡慶彰 「趙老師,我早上有看到你呀!香車美女喔!」 「趙老師,你在我家前面畫甚麼啦!」 才進教室,學員們七嘴八舌搶著搭話,趙雲石尷尬的向大家問早,才驚覺走在部落的村子裡,隨時都有很多眼睛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,想偷做壞事不讓人知是不可能的。 「今天早上,我帶趙老師到村子裡尋找我們布農族的圖騰,趙老師蒐集後會重新整理用電腦繪圖,讓我們可以運用。」幸珍代趙雲石解釋著,並發揮她班代表的領導力,很快控制全場。 「謝謝趙老師,這是我家的檳榔,不錯地!」請吃檳榔是部落對外人最大的誠意,「老師!我家的檳榔包葉的卡好吃啦!」大家搶著要請檳榔,趙雲石感動的每人拿取一顆,迅即丟一粒入口中咀嚼起來,這是他第一次吃檳榔,初始覺得真是美味,越嚼越可口,突然一陣天旋地轉,趕快跑到教室外面垃圾桶吐掉,教室內傳來哄堂大笑,趙雲石再度進入教室,並向大家鞠躬致歉。幸珍連忙解釋檳榔正確的吃法,並說再吃幾次就會習慣了。趙雲石深深感受到所有學員的熱情,內心自我期許要將自己所學完全奉獻部落。 晚上飯...

大肚山PAPORA拍瀑拉平埔族

圖片
諾貝爾文學獎赫塞(Hermann Hesse)寫一本書叫「鄉愁」,意旨「心靈故鄉」。鄉愁之美是時空記憶與情感交織中的「故鄉風貌」與「文化痕跡」的重現。長期的鄉土寫生已不能滿足我創作的慾望,因此在創作形式內容上,出現更多的歷史、社會的體驗與反思。從審美的角度來看,這是一種珍貴的台灣史文化思辨的展現,拓展為一個更為廣泛的文化創造語境。 △大肚溪行舟圖100F油彩2013蔡慶彰 △平埔鳥語花香的世界50F油彩2013蔡慶彰 △大肚王50F油彩2014蔡慶彰 △大肚PAPORA世代80F油彩2018蔡慶彰 △千年故居南勢坑100F壓克力2018蔡慶彰 △平埔夜祭100F油彩2013蔡慶彰 △沉睡4000年安和母與子100F油彩2018蔡慶彰 過去曾多年到山地部落輔導文創產業,也擷取很多創作題材。從部落的認識延伸,我常思索自己的大肚山原鄉是PAPORA平埔族群故地,我們不能抹煞這段消逝的歷史,它一定有很多動人的故事,值得投入研究追溯採證,嘗試以美術創作再現PAPORA風華。 △明鄭暴政1670PAPORA事件80F油彩2018蔡慶彰 △平埔PAPORA大遷徙80Fx2油彩2019蔡慶彰 △返來PAPORA!50F油彩2014蔡慶彰 △番薯毋驚落土爛50F油彩2014蔡慶彰 曾經自我追尋,我是誰?我想做什麼?我能做什麼?追尋自我過程中,必然有不少的困惑,最後發現本土的歷史觀不斷和生命的精采典故相遇,豐富了創作題材,精采了我的創作生命。 △大肚山PAPORA狩獵圖(二)50F油彩2012蔡慶彰 △世代油磨坊50F油彩2012蔡慶彰 △狩獵凱歸50F油彩2013蔡慶彰 △水裡溪(龍井)1600台灣國際貿易100F油彩2018蔡慶彰 △點閱>大肚溪行舟圖動畫 △點閱>牛罵頭PAPORA狩獵圖動畫 △點閱>沙轆社役牛圖動畫